&esp;&esp;不到一年的时间,辣椒,就成了各大酒楼必备调味料,或是直接作为一道菜肴。
&esp;&esp;“云歌表妹果然了不起,能做他人不能做之事,巾帼不让须眉。”
&esp;&esp;沈书文颇为感慨。
&esp;&esp;燕云歌笑道:“既然沈表哥能吃辣,而且无辣不欢,今日我就做个麻辣味的家常鱼。”
&esp;&esp;萧氏赶忙提醒,“不要放太多辣子。”
&esp;&esp;燕云歌欣然答应。
&esp;&esp;沈书文笑道:“看来今儿我有口福,真乃幸事。云歌表妹可需要帮忙?”
&esp;&esp;燕云歌挥手,“不用你帮忙,酒席自有厨娘打理。”
&esp;&esp;萧氏也说道:“书文,你不用担心云歌。她会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中午,沈书文第一次尝到燕云歌的厨艺。
&esp;&esp;他突然感觉很饿,肚子很空,能一口气吃五碗米饭,还不带打嗝。
&esp;&esp;吃得太认真,都没时间说话。
&esp;&esp;好吃吗?
&esp;&esp;嗯!
&esp;&esp;连连点头!
&esp;&esp;真是太不好意思了,吃得不顾形象,叫人看笑话。
&esp;&esp;萧氏哈哈大笑,“云歌做鱼的手艺,还是极好的。吃过的人都说好吃。以后有机会,让她做个清蒸鱼,味道也是极好。不过,想吃云歌做的鱼,也得看运气。只有她自己想吃的时候,才肯下厨,拿出十成十的本事。”
&esp;&esp;燕云歌顺着母亲萧氏的话,说道:“做一次鱼,能满足一段时间的口腹之欲。今日吃了鱼,过年之前我都不想吃。”
&esp;&esp;她好吃,但是不贪食。
&esp;&esp;喜欢吃,也不能天天逮着一样东西吃,会吃腻的。
&esp;&esp;一旦腻了,从今以后,生活中就少了一份美味,岂不可惜。
&esp;&esp;所以,燕云歌对饮食,好吃,却又能做到节制。
&esp;&esp;沈书文问道:“云歌妹妹似乎对养生之道也有钻研?”
&esp;&esp;燕云歌摇头,“并没有特意钻研。无非是老祖宗说的阴阳调和,中正平和,也就是说凡事都要有个度,得讲分寸。这个道理,用在饮食上也是可以的,任何饮食,也要讲究一个分寸尺度。不能因为好吃就暴饮暴食,也不必时时忌口。想吃,就吃点。不想吃,也不用勉强自己。”
&esp;&esp;沈书文连连感慨,“和云歌妹妹比起来,我是白长几岁。酒菜可口,便敞开肚子贪吃,毫无节制,实在是羞愧。”
&esp;&esp;燕云歌抿唇一笑,“沈表哥不必羞愧。你是因为平日里油水少,所以一时忍不住。此乃人之常情,又都是亲戚,自然是敞开了肚子,不用顾忌形象。”
&esp;&esp;萧氏也说道:“饮食上面,书文,你不要太过俭省。若是身上不宽裕,你说一声便是。你也不要因为银钱的事情,感到有负担。将来,你总有机会出仕做官,届时说不定云歌她们还需要你来照拂一二。”
&esp;&esp;沈书文起身,躬身拜谢,“谢谢表姑,谢谢云歌表妹!没有你们地支持和鼓励,我在京城的求学之路,不会如此顺利。将来,若有出息,定有回报。”
&esp;&esp;萧氏含笑说道:“回报不回报,以后再说。你难得上门一趟,文章又得到大儒赏识,今儿多吃点,权当庆贺。你无需客气,也不要感到不好意思。自家亲戚,没人见怪,更不会有人出去胡说八道!”
&esp;&esp;沈书文从善如流,果然坦然了一些。
&esp;&esp;饭后,如约前往花园湖边小亭钓鱼。
&esp;&esp;大冬天,西北风刮在脸上,冷飕飕,脸疼。
&esp;&esp;阿北早有经验。
&esp;&esp;用屏风将小亭围起来,挡住寒风。
&esp;&esp;小亭内,烧了两个火盆,暖洋洋的。
&esp;&esp;面对湖心,露出两个口子,正好观察浮漂情况。
&esp;&esp;特意搬来木椅,铺上厚厚的棉垫子,暖得很。
&esp;&esp;除此之外,还准备了黄铜手炉,暖手用。
&esp;&esp;还置办了热茶点心。
&esp;&esp;今儿钓鱼,绝对是五星级的钓鱼服务。
&esp;&esp;沈书文手持一本书籍,这会倒是没心思看。
&